聚势谋远 · 共创未来”外泌体药物产业生态构建与发展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产学研医金共话外泌体药物产业化未来,发起“外泌体药物产业联盟”倡议

发布日期: 2025.06.30

2025 年 6 月 27 日,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与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聚势谋远 · 共创未来”外泌体药物产业生态构建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正式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60余位来自学术界、医疗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及金融投资界的顶尖专家,此次研讨会聚焦外泌体药物产业生态构建,汇聚产学研医政资多方力量,旨在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我国外泌体药物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正式发起"外泌体药物产业联盟"倡议,标志着我国外泌体治疗领域进入协同创新新阶段。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厚佳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重镇,正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外泌体药物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兴赛道已被列为重点培育方向。面对产业发展中标准缺失、转化效率低等挑战,政府将从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方面发力,持续加大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投入,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期望通过研讨会凝聚行业智慧,为全国外泌体药物产业明晰发展方向,助力实现产业化与国际化目标。



前沿突破:外泌体药物研发进入快车道

作为先进治疗药品领域最前沿的非细胞疗法,外泌体凭借其天然递送能力、低免疫原性和跨越血脑屏障等独特优势,正在重塑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格局。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同济大学医学院徐俊教授团队开发的“工程化外泌体治疗体系”在急性肝衰竭、肝纤维化和脑卒中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中国药学会张晓东副理事长则深入剖析了外泌体药物面临的监管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上海六院汪泱教授、吉林大学王伟教授、东方医院谈扉教授、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等临床专家分别从外泌体标志物筛选、脊髓损伤修复、过敏性鼻炎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等角度,展示了外泌体在转化医学中的广阔前景。


免疫学泰斗——上海交通大学郑颂国教授分享的“牙龈干细胞和外泌体治疗自免疾病研究进展”,打开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窗口。海军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王越主任的外泌体“三体悖论”,恩泽康泰CTO赵立波博士的支架蛋白融合法,开拓了外泌体的改造设计思路。



产业化进程加速:技术与标准双突破

面对外泌体药物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监管合规等核心挑战,与会企业代表分享了实质性进展。
汇芯生物、佰炼生物、华龛生物、同腾新创、珈创生物和益临思等企业代表分别从GMP生产、监管策略、一体化制备平台、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等角度,分享了外泌体规模化生产、质控与临床转化的前沿实践。




金融创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会议特别设置了“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赋能”专题讨论。上海九硕科技程滨总经理介绍了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中国光大银行魏鑫副总经理则推出了科创成长型企业综合服务方案。



倡议成立“外泌体药物产业联盟”,开启协同创新新篇章

会议最后,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武正式发起成立"外泌体药物产业联盟"的倡议。该联盟旨在凝聚行业共识、整合优势资源,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辐射全球的外泌体药物产业发展新范式。联盟的成立将推动产学研高效对话,链接各方资源,加速外泌体药物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进程,提升我国在外泌体药物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该联盟已获得上海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第四人民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联署支持。联盟将重点推动行业团体标准制定、临床研究协作和产业资源整合等工作。




“今天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外泌体药物‘军团作战’的起点。”张红武总表示,“我们期待通过产学研医金的深度合作,让外泌体这项‘纳米魔法’早日惠及全球患者。” 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深耕外泌体药物领域多年,在研发、工艺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外泌体药物的产业化发展,此次牵头举办研讨会,彰显了其在行业中的引领作用。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外泌体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更为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升级注入了新动能。随着”外泌体药物产业联盟“的启动,我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外泌体药物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推动该领域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成为全球再生医学创新的重要策源地。